政务频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路径 城东区各级党组织在行动(一)

2023-05-26信息来源:和谐东区 编辑:

今年以来,城东区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成果,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汇聚合力、互促共进,奋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前作表率。

城东区人大常委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拓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渠道,立足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广泛、最密切、最直接的优势,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室、活动室作用,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等各项活动,让人大代表当好民族政策宣传员,做好民情民意收集员。依托代表接待选民日,统筹做好群众意见建议受理登记、转办交办、跟踪督办工作,有效保证“各族人民的诉求都有地方说,说了有人听、听了有反馈”。开展物业管理、医疗保障、生态环境、助企纾困等专题调研,切实以监督实效化解民忧,以代表之力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城东区委统战部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探索实施“1645+3”创建新模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一体化、系统化推进,全方位、多角度覆盖,纵深推进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建设,全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展馆,全面阐述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历史沿革,反映辖区群众精神生活新风尚。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生动讲好东区故事。开展“中华文化符号”构建行动,推出“东区方言”“文峰塔”“八门拳”等具有东区特色的中华文化符号。以构建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为目标,持续深化“石榴籽家园”建设,充分发挥平台在政策宣讲、氛围营造、矛盾调解、创造就业、便民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别具特色的“红石榴”品牌深入人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更加巩固、内涵更加丰富、效益广泛延伸,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路径合拍共鸣、硕果累累。

团城东区委多措并举,聚力深化全区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不断促进各族青少年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通过组建城东区“新时代·青年说”青年讲师团,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轻骑兵”宣讲活动,为辖区15余万名青少年“补钙铸魂”。以“三青两微”为载体,广泛开展“青年之声——维护民族团结 筑牢稳定基石”等网络主题活动,深入推进青年大学习行动,切实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达到团员、青年身边。持续发挥城东区青年创业联盟、青年就业见习基地作用,举办青创大赛、青创大讲堂、青创培训等活动,为各族青年提供创业指导、平台搭建、金融支持等全方位服务,各族青少年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凝心共融、团结奋进的氛围更加浓厚。

城东区教育局以多种形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巩固东区教育系统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激励广大师生更加坚定地高举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旗帜。组织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读书分享活动,各族师生畅谈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口袋书》《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的理解与体会,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开展民族团结系列研学、主题队课、知识竞赛、绘画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营造各民族师生团结一心、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城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着力找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人社工作的契合点、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结合点,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落地生效。推行“党建+‘东东姐帮你找工作’平台+直播带岗+就业联系服务工作站N²”工作举措,为辖区各族群众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提供公益性岗位,为应届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切实解决各族群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通过“社保小纸条”,变“被动问询”为“主动告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最大程度提高经办服务水平,守住兜牢各族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高度重视劳动矛盾纠纷化解,坚持快立、快办、快结的原则,切实解决各族人民群众烦“薪”事、闹“薪”事、揪“薪”事,以实际行动助力东区民族团结事业高质量发展。

长风浩荡启新程,奋楫扬帆正当时。城东区各级党组织将继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区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勇挑重担、善作善成,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推进东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东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新篇章。


相关标签: